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指南

来源:威廉希尔WilliamHill 时间:2020-09-21 点击数: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指南

考试科目代码: 338

考试科目名称: 生物化学

一、考试要求:

生物化学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生物体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及代谢规律与代谢调节控制的机制;掌握生命物质的基本变化规律,掌握这些规律的相关性及反应机制,并能用这些理论解释一般生命现象及分析和解决生产实践中出现的一般性问题。

对考生的要求:

1、掌握重点章节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普通章节的一般性概念和特点性知识点。

2、掌握各章节中相关生命现象的基本概念与定义。

3、对于复杂的反应式、分子式及机理的阐述等,理解并能简单描述清楚即可。

4、考试题量分配:蛋白质化学20%;糖化学20%;新陈代谢和生物能学20%;脂肪化学20%,其它部分20%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 糖类的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 糖的概念及分类:掌握糖类的元素组成、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用;理解旋光异构

第二节 单糖、双糖及多糖: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了解糖聚合物及代表

第二章 脂类和生物膜

第一节 脂类的概念、结构及功能:了解脂质的类别、功能;了解重要脂肪酸、重要磷脂的结构;掌握甘油脂、磷脂的通式以及脂肪酸的特性;掌握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握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了解生物膜各组分的作用;理解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和生物膜的重要功能

第三章 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了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第二节 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及性质:了解氨基酸的分类;掌握氨基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理解氨基酸的结构与等电点的概念

第三节 蛋白质的肽链结构及高级结构:掌握肽键的特点;理解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理解蛋白质功能与其高级结构的关系

第四节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理解蛋白质的两性解离及等电点、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及影响蛋白质胶体溶液稳定的因素;掌握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方法;了解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四章 核酸的化学

第一节 核酸的概念及重要性:掌握核酸的分类;理解DNARNA在生物合成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核酸的组成成分:掌握核苷酸、核苷、碱基、嘧啶及其结构;理解核酸分子水解及产物(几种重要的核苷酸衍生物);全面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掌握核苷酸的性质

第三节 核酸的分子结构:掌握核苷酸的连接方式,DNARNA碱基组成的特点;理解核酸的一级结构及表示方法、DNA双螺旋二级结构的要点、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因素;了解tRNA的三叶草叶型二级结构

第四节 核酸的性质:掌握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核酸的变性、复性;了解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

第五章

第一节 酶的概念、命名和分类:理解酶的定义,酶的系统分类及命名;理解酶与一般非生物催化剂的区别

第二节 酶的化学本质及其组成:掌握全酶、辅酶、辅基的概念;理解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催化活力与辅酶、辅基、金属离子的关系;理解单体酶、寡聚酶、多酶复合物

第三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掌握活性中心、酶原、酶原的激活合同工酶的概念;理解酶的结构、酶的构象与催化功能的关系

第四节 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及机制:掌握酶作用的专一性、酶催化的本质、酶的催化机制;理解中间产物学说、诱导契合学说

第五节 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掌握酶促反应初速度的概念和酶促反应速度的测定原理;理解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的关系;掌握米氏方程及其意义,米氏常数的概念、物理意义及求法(双倒数作图法);掌握pH、温度、激活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及机制;了解别构效应,别构酶的特点;理解酶的抑制作用、分类和作用机制

第六节 酶的分离纯化:掌握酶活力、活力单位、比活力的概念和酶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酶活力测定的条件(温度,pH,底物浓度等);掌握酶分离提纯的步骤方法

第六章 维生素和辅酶

第一节 维生素的概念与类别:掌握维生素的定义及特点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生理功能;理解维生素的生理意义

第二节 维生素与辅酶:掌握重要的辅酶的功能;理解维生素与辅酶、辅基的关系,包括:VB1 TPPVB2 FMNFADVB3 与泛酸,VB5 NADNADPVB6 与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VB7 (生物素),VB11 与叶酸辅酶,VB12 VB12辅酶

第七章 新陈代谢和生物能学

第一节 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节 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了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理解ATP的生物学功能

第三节 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的生成:掌握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掌握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化学渗透学说);理解NADH呼吸链、FADH2呼吸链;掌握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

第八章 糖代谢

第一节 糖的分解代谢(重点)

1、糖的降解:理解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2、糖的无氧分解:掌握糖的无氧氧化、糖酵解的概念、部位;掌握糖酵解的反应步骤、重要的酶、ATP及还原力的生成过程和能量计算;了解糖酵解的意义

3、糖的有氧氧化:掌握糖的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掌握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重要的酶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ATP及还原力的生成和能量计算;理解乙醛酸循环的途径及生物学意义;掌握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及生物学意义;了解葡萄糖各降解途径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糖的合成代谢:掌握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理解蔗糖、淀粉的合成途径,重要的酶,能量消耗

第九章 脂类的代谢

第一节 脂肪的分解代谢: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及血浆脂蛋白;理解脂肪动员的概念、各级脂肪酶的作用、限速酶

1、甘油的氧化:理解甘油氧化的途径及涉及的酶

2、脂肪酸的β-氧化:掌握β-氧化的部位、肉毒碱的作用;掌握脂肪酸β-氧化的过程(包括活化,转移,β-氧化和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等),关键的酶,能量计算;不饱和脂肪酸,含羟基脂肪酸的氧化过程及能量计算;β-氧化的特点;理解脂肪酸分解产物乙酰辅酶A的去路及主要途径、酮体的生成及氧化;了解糖代谢与脂代谢的联系

3、脂肪酸氧化的其他途径:了解奇数脂肪酸的氧化途径;α-氧化和ω-氧化途径

第二节 脂肪的合成代谢

1、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掌握脂肪酸合成的原料、关键酶、作用部位、脂肪酸合成酶系(围绕ACP形成的多酶复合体)的结构;理解、脂肪酸从头合成途径的过程、长链脂肪酸的合成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生成方式(脂肪酸碳链延长的部位,不饱和脂肪酸的产生部位和必需脂肪酸需要从食物中提供的原理

2、脂肪的合成:理解甘油的来源、甘油和脂肪酸基本合成过程

第三节 类脂的代谢:一般了解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胆碱的合成途径

第十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一节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理解蛋白质水解酶的分类(肽链内切酶、肽链外切酶二肽酶)及其水解特点;了解氨肽酶、羧肽酶和体内氨基酸代谢库的来源及去路

第二节 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掌握生糖氨基酸和生酮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理解氨基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转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和嘌呤核苷酸循环的特点,关键酶及意义;理解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氨基酸代谢产物的去向(氨,α-酮酸的代谢转变);掌握鸟氨酸循环的过程、作用部位和生理意义;理解三羧酸循环与氨基酸代谢的关系

第三节 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了解氨基酸的合成方式(氨基化作用,转氨基作用)

第十一章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第一节 核酸的酶促降解:理解核酸酶的分类及作用特点

第二节 嘌呤和嘧啶的分解:理解嘌呤类和嘧啶的降解过程

第三节 核苷酸的合成:理解嘌呤核苷酸合成其嘌呤核各碳原子的来源、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概念和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概念;了解核苷酸全合成途径的原料、辅酶、过程及重要的酶;了解核苷酸代谢与糖代谢、氨基酸代谢的关系

第十二章 核酸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DNA的生物合成:掌握DNA的半保留复制;理解双链DNA复制的步骤、分子机制,各关键酶的作用、引物及作用方式;生物细胞DNA分子复制的基本特点;了解基因重组和DNA克隆的原理和应用

第二节 RNA的生物合成:掌握转录的概念、逆转录作用和转录产物的加工;理解转录的步骤,真核生物tRNAmRNA转录后的加工;理解RNA聚合酶的亚基组成及功能和RNA复制(RNA指导的RNA合成)

第十三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一节 遗传密码:掌握遗传密码(三联体密码)及其特点和基因表达的概念

第二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了解生物基因的功能,蛋白质生物合成体系中tRNAmRNA及核糖体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作用,蛋白质生物合成中的主要步骤及主要的酶和蛋白因子的作用

三、题型及比例:

总分150

1、简答题(50分) 33.33%

2、论述题(100分)66.67%

四、参考书目

[1] 姚文兵.《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第八版)十三五 规划教材。

[2] 辛嘉英.《食品生物化学》,科学出版社,2019(第二版)。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指南

考试科目代码:350

考试科目名称:中药专业基础综合

一、考试要求:

中药化学考试要求

掌握中药化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各类中药成分的结构与分类和理化性质,重点掌握各类中药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方法。

中药药剂学考试要求

掌握中药药剂基本理论和剂型制备技术,了解制剂技术与药物动力学的相关理论和中药制剂前沿发展动向,并根据药物性质及临床需要,能够独立设计药物制剂。

中药鉴定学考试要求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中药的来源、品种、质量、质量变化规律及中药材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应用科学。在继承传统中药经验鉴别基础上,运用现代生物学及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解决中药的真实性、有效性、安全性、质量及质量变化规律,以及中药材新资源发现及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等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从事中药和其它天然药物的真伪鉴别、品质评价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中药学考试要求

掌握中药学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中药药性理论,掌握中药的分类以及各类中药的功效主治,掌握各类中药中代表性药物功效主治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考试内容:

中药化学考试内容

1. 中药化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

2. 糖类化合物结构与分类

3. 醌类化合物结构与分类

4.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分类

5. 挥发油

6. 三萜类化合物的的结构和分类、检识

7. 甾体皂苷的结构和分类、检识

8. 生物碱的结构和分类、理化性质

9. 鞣质的结构和分类、理化性质

10. 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实例应用

 

中药药剂学考试内容

1. 制药卫生

掌握灭菌方法、防腐与防虫;

熟悉空气洁净技术;

了解洁净区的卫生与管理;

2. 粉碎、筛析、混合、制粒

掌握制粒目的、方法与常用设备;

熟悉粉碎方法原理与常用设备;

熟悉混合方法原理与常用设备;

了解筛析原理与方法;

3. 浸提、分离、浓缩、干燥

掌握中药浸提原理与方法;

熟悉干燥方法与常用设备;

了解分离、浓缩方法与常用设备;

4. 浸出制剂

掌握糖浆剂与煎膏剂制备工艺及异同点;

掌握酒剂与酊剂制备工艺及异同点;

熟悉流浸膏与浸膏剂制备工艺及异同点;

熟悉汤剂制备工艺;

了解口服液与合剂的制备工艺;

5. 液体制剂

掌握表面活性剂分类与基本性质;

掌握增加药物溶解度方法;

掌握乳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稳定性与质量评价;

熟悉混悬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方法、稳定性与质量评价;

熟悉溶液性液体药剂制备工艺;

了解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6. 注射液

掌握热原组成与性质;

掌握注射剂附加剂;

掌握注射剂的制备工艺;

熟悉注射剂的质量控制;

了解输液剂与血浆代用液;

了解粉针剂制备工艺;

7. 散剂

熟悉散剂含义、特点、分类;

掌握一般散剂的制备工艺;

了解特殊散剂的制备;

8. 颗粒剂

了解颗粒剂的分类与质量要求;

熟悉颗粒剂的制备工艺;

9. 片剂

了解片剂分类与特点

掌握片剂常用辅料

掌握湿法制颗粒压片工艺

熟悉干法制颗粒压片与粉末直接压片工艺

熟悉片剂包衣方法与包衣材料

了解片剂质量评价

10. 丸剂

掌握蜜丸的制备工艺

熟悉滴丸的基质与附加剂、制备工艺

熟悉水丸的制备工艺;

11. 栓剂

掌握栓剂基质与附加剂

掌握栓剂制备工艺

掌握栓剂置换价计算

熟悉栓剂的分类与吸收途径

了解栓剂质量评价

12. 外用膏剂

掌握软膏剂的基质、附加剂、制备工艺、质量评价

熟悉膏药的基质、附加剂、制备工艺

了解凝胶剂的基质、制备工艺

了解涂膜剂的基质、制备工艺

13. 气体动力型制剂

掌握气雾剂组成、制备工艺

了解气雾剂含义、特点、类型

14. 胶囊剂

了解胶囊剂的特点与分类;

熟悉硬(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15. 中药制剂新技术

掌握包合技术,载体材料与制备方法

掌握微囊微球技术,载体材料与制备方法

熟悉固体分散体技术,载体材料与制备方法

了解脂质体技术,载体材料与制备方法

16. 中药制剂新剂型

熟悉缓控释制剂释药原理与制备方法

了解靶向制剂的制备方法

17. 中药制剂的稳定性

熟悉稳定性考察方法

了解制剂稳定性因素和稳定化方法

 

中药鉴定学考试内容

第一章 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二章 中药鉴定的发展史

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中药的采收、加工与贮藏

掌握中药材采收时间确定原则、各类中药材的采收时间;

掌握中药材产地加工的方法及目的,了解中药材贮藏的方法;

掌握中药材道地产区与资源分布,了解中药材GAP基地。

第四章 中药的鉴定

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

掌握《中国药典》关于中药质量标准的内容;

掌握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掌握中药鉴定的方法;

掌握中药质量标准制定的原则及内容。

第五章 根及根茎类中药

掌握根及根茎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50种根及根茎类中药材(狗脊、绵马贯众、大黄、何首乌、牛膝、川牛膝、太子参、威灵仙、川乌、草乌、附子、白头翁、白芍、赤芍、黄连、升麻、广防己、防己、木防己、板蓝根、苦参、甘草、黄芪、人参、西洋参、三七、白芷、当归、川芎、防风、柴胡、龙胆、白前、白薇、徐长卿、丹参、黄芩、茜草、天花粉、党参、木香、川木香、泽泻、川贝母、麦冬、知母、山药、高良姜、天麻、山慈姑)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常见伪品以及商品规格。

第六章 茎木类中药

掌握茎木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8种茎木类中药材(川木通、关木通、大血藤、苏木、鸡血藤、通草、小通草、 钩藤)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常见伪品以及商品规格。

第七章 皮类中药

掌握皮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9种皮类中药材(桑白皮、牡丹皮、厚朴、肉桂、白鲜皮、五加皮、秦皮、香加皮、地骨皮)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常见伪品以及商品规格。

第八章 叶类中药

掌握叶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4种叶类中药材(石韦、大青叶、蓼大青叶、番泻叶)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常见伪品以及商品规格。

第九章 花类中药

掌握花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7种花类中药材(丁香、辛夷、金银花、红花、款冬花、西红花、菊花)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了解这些药材的植物形态、采收加工方法、常见伪品以及商品规格。

第十章 果实及种子类中药

掌握果实与种子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16种果实与种子类中药材(五味子、木瓜、葶苈子、覆盆子、苦杏仁、桃仁、枳壳、酸枣仁、小茴香、山茱萸、连翘、栀子、枸杞子、砂仁、豆蔻、益智)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常见伪品以及商品规格。

第十一章 全草类中药

掌握全草类中药材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10种果实与种子类中药材[麻黄、槲寄生(附:桑寄生)、紫花地丁、金钱草(广金钱)、广藿香、益母草、穿心莲、肉苁蓉、车前草、石斛]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常见伪品以及商品规格。

第十二章 藻、菌、地衣类中药

掌握藻、菌、地衣类中药材的定义、性状及显微鉴定的共性特征;

掌握7种藻、菌、地衣类中药材(海藻、冬虫夏草、灵芝、云芝、茯苓、猪苓、松萝)的来源、产地、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及常见伪品。

第十三章 树脂类中药

掌握树脂类中药材的分类、组成及共性特征;

掌握3种类中药材(乳香、没药、血竭)的来源、产地、性状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常见伪品以及商品规格。

第十四章 其他类中药

掌握其他类中药材的分类、组成及共性特征;

掌握6种其他类中药材(冰片、青黛、芦荟、海金沙、五倍子、竹黄)的来源、产地、性状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及常见伪品。

第十五章 动物类中药概述

掌握动物类中药材的分类及共性鉴别特征。

第十六章 动物类中药的鉴定

掌握14种动物类中药材(地龙、石决明、全蝎、蜈蚣、龟甲、鳖甲、蛤蚧、金钱白花蛇、蕲蛇、乌梢蛇、麝香、羚羊角、牛黄、鹿茸)的来源、产地、性状鉴别特征、主成分及功效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了解这些药材的采收加工方法、常见伪品以及商品规格。

第十七章 矿物类中药的鉴定

掌握矿物类中药的基本性质及分类方法;

掌握8种矿物类中药材(朱砂、自然铜、赭石、雄黄、信石、炉甘石、滑石、石膏)的来源、产地、性状鉴别特征、主成分、理化鉴别主要方法。

 

中药学考试内容

1. 总论

2. 解表药

3. 清热药

4. 泻下药

5. 祛风湿药

6. 化湿药

7. 利水渗湿药

8. 温里药

9. 理气药

10. 消食药

11. 驱虫药

12. 止血药

13. 活血化瘀药

14. 化痰止咳平喘药

15. 安神药

16. 平肝息风药

17. 开窍药

18. 补虚药

19. 收涩药

20. 涌吐药

21. 攻毒杀虫止痒药

22. 拔毒化腐生肌药

 

三、题型及比例:

中药化学

1.简答题(40分)40%

2.论述题(60分)60%

中药药剂学

1.简答题(50分)66.7%

2.实验设计题(25分)33.3%

中药鉴定学

鉴别题(75分)100%

中药学

名词解释(50分)100%

四、参考书目

《中药化学》、《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学》选用十三五规划教材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指南

考试科目代码: 613

考试科目名称:药学综合(天然药物化学和生物化学)

一、考试要求

天然药物化学:

要求考生了解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方法,掌握天然药物各类化学成分的基本结构和分类、理化性质、鉴别方法、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尤其是常用代表性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方法、鉴定方法等。

二、内容

天然药物化学:

1.天然药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

2.各大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及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

3.一些常用天然药材所含的化学成分及提取分离方法。

4.各类化合物的主要鉴别方法。

5.一些重要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方法。

1. 总论:掌握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生合成途径、各种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及结构鉴定程序。

2. 糖和苷:掌握单糖的立体构型,苷类化合物的分类及苷和苷键的定义;糖的化学性质;苷键的各种裂解方法;多糖和苷类的提取与分离;苷类化合物结构的鉴定程序及方法。

3. 苯丙素类:掌握苯丙酸、香豆素和木脂素类代表性的化合物结构特点及相对应的生物活性;掌握香豆素的定义、基本母核的结构特征和类型;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香豆素的物理性质、显色反应及应用;掌握香豆素的波谱学特点,对一般香豆素类化合物能够进行波谱解析。

4. 醌类: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及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醌类化合物的颜色、升华性、溶解性及与结构的关系;大黄、茜草中所含主要蒽醌类化合物的化学结构、提取分离方法和生物活性。

5. 黄酮类: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掌握黄酮类化合物颜色、旋光性、溶解性的特征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黄酮类化合物的酸碱性,酸性强弱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应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主要分离方法。掌握黄酮、黄酮醇和二氢黄酮等不同类型黄酮的波谱学特征,对一般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能够进行波谱解析;掌握黄芩、葛根、银杏叶、槐米中所含代表性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鉴定方法和生物活性。

6. 萜类和挥发油:掌握萜的含义、检识和主要分类法;挥发油的定义、检识、理化性质和组成;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方法;挥发油的气相色谱鉴定方法;掌握常见的萜类化合物(如青蒿素、紫杉醇等)的结构和生物活性。

7. 三萜类化合物:掌握三萜类化合物的定义、检识、理化性质及溶血作用;三萜类化合物提取与分离方法;人参、甘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

8. 甾体类化合物:掌握甾体类化合物定义及强心苷元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分类;掌握强心苷糖部分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强心苷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强心苷提取分离方法;掌握甾体皂苷提取分离方法。

9. 生物碱:掌握生物碱的酸碱性,碱性强弱与生物碱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其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生物碱和生物碱盐的溶解性及其应用;苦参、麻黄、黄连和洋金花中所含主要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提取分离方法。

三、题型及比例

天然药物化学:

1. 名词解释(30分)20%

2. 简答题(45分)30%

3. 论述题(60分)40%

4. 结构解析(15分)10%

四、参考书目

天然药物化学:

裴月湖主编,《天然药物化学》(“十三五”规划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第7版。

一、考试要求:

要求员工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理化性质、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及其体内代谢的基本过程;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考试内容:

蛋白质的化学

掌握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蛋白质结构基本单位---氨基酸的结构及结构特点、分类、理化性质;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特点及维系键,肽键、肽和多肽链的概念;蛋白质二级结构的特点、维系键和主要形式,α-螺旋和ß-折叠的结构特点、维系键、R基团对结构的影响,肽单元、基序的概念;蛋白质的三级特点和维系键,结构域的概念;蛋白质四级结构特点及维系键,亚基概念;蛋白质变性和复性的影响因素、本质和特征;蛋白质的两性电离的原理和蛋白质等电点的概念,蛋白质的胶体性质原理,蛋白质沉淀的原理及引起沉淀的反应,蛋白质变性和沉淀的关系,蛋白质呈色反应的原理和应用,蛋白质紫外吸收性质的原理和应用,蛋白质提取及含量测定的方法及原理。

核酸的化学

掌握核酸的分类及功能,核酸的元素组成及特点;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的分子组成,DNARNA在分子组成上的联系和区别;核酸的一级结构特点和维系键;DNA的双螺旋结构特点及维系键,碱基互补规律;DNARNA在分子结构上的联系和区别,三种主要RNA的结构特点、生物学作用;核酸紫外吸收性质原理及应用,核酸变性、复性的特点、本质及理化性质改变,增色效应、减色效应、解链曲线、Tm与分子杂交。

掌握酶的概念,酶作为生物催化剂与一般催化剂不同的特点,酶作用的专一性概念、分类及特点;酶按照分子组成不同的分类及特点;酶的必需基团的概念、分类、作用, 酶活性中心的定义、构成;辅助因子按照与酶蛋白结合关系进行分类及特点;酶原、酶原激活的概念,酶原激活的本质及生理意义;酶作用的基本原理;掌握酶促反应动力学定义、影响因素,熟练掌握米氏方程及应用,米氏常数的意义,Km的理论推导,KmVm值的求法;酶的浓度、温度、PH值对酶促反应速度影响;酶的抑制剂与变性剂的区别,酶的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特点及分类,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作用原理及动力学特点,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理;诱导酶、同工酶、变构酶、共价调节酶的特点。

生物氧化

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及阶段;生物氧化的特点;呼吸链的概念,两条呼吸链的主要组成成分和排列顺序;ATP生成的两个途径-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特点,并能举例说明;呼吸链中氧化磷酸化的偶联部位,化学渗透学说,P/O比值概念,氧化磷酸化调控中的抑制剂调控的分类、原理及抑制剂类型。

糖代谢

掌握糖酵解(糖的无氧分解)的定义、反应部位、反应阶段、最终产物,主要反应过程及限速酶,糖酵解的调节及生理意义,主要的产能方式和产能数量;糖的有氧氧化的定义、反应部位,反应阶段,主要反应过程及限速酶,主要的产能方式和产能数量,生理意义及调节,与糖酵解之间的关系;三羧酸循环概念、关键酶及其生理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定义、主要产物、反应阶段、反应过程及关键酶,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关键酶及生理意义;糖异生的反应的部位,主要反应过程及关键酶、生理意义及调节,与糖酵解之间的关系;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的概念、正常值范围。

脂类代谢

掌握必需脂肪酸的概念及种类;血脂、血浆脂蛋白概念,用超速离心法将血浆脂蛋白分为几种,每种的主要组成和功能;脂肪动员的过程、限速酶及其调节激素;饱和偶数碳原子脂肪酸的β氧化分解的反应阶段、反应过程、主要酶和关键酶、细胞定位、产物、能量的生成及计算;甘油的氧化分解主要过程。酮体的概念、合成原料、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部位、主要的过程、酶及生理意义;脂肪酸的合成的原料、部位、限速酶及限速酶所催化的反应;胆固醇的合成的原料、部位、反应阶段、限速酶、转化产物。

蛋白质的分解代谢

掌握氮平衡的概念和类型;必需氨基酸的概念和种类;蛋白质的互补作用;氨基酸的主要来源和去路;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的方式:氧化脱氨基作用(L-谷氨酸脱氢酶催化反应及反应部位);转氨基作用的定义、主要过程、作用的酶、生理意义,两种主要的转氨酶催化的反应及生理意义;联合脱氨基作用定义、种类,转氨基偶联氧化脱氨基作用的过程、作用的酶、生理意义;α-酮酸的代谢去路;氨的主要来源与去路;氨的转运形式及生理意义;尿素合成的部位、基本步骤及关键酶;一碳单位的概念、来源、运载体、生理意义。

代谢和代谢调控总论

掌握代谢调节:变构调节和共价修饰调节特点、举出具体的反应。物质代谢相互作用特点:糖代谢、脂代谢和蛋白质代谢在能量代谢的相互关系(生成能量的过程及关键酶,在能量代谢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糖、脂、蛋白质如何进行相互转化(具体的过程和关键酶)。

三、题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30分)20%

2、简答题:(60分)40%

3、论述题:(60分)40%

四、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姚文兵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指南

考试科目代码:614

考试科目名称:专业综合(中药学和中药化学)

一、考试要求

中药学总论掌握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应用。中药学各论掌握74味药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的中药之异同点;熟悉145味药的功效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

二、考试内容

1、中药学的起源与发展。熟悉中药、中药学的概念;中药学的发展史上有代表性的本草著作。

2、中药的产地和采集。掌握道地药材的概念。熟悉中药的采集与药效的关系;植物药不同用药部位的采集时间。

3、中药的炮制。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中药炮制的方法。

4、中药的性能。掌握中药的四气的内容及其与功效的关系;五味的内容及其功效。熟悉升降沉浮的内容及其与中药性味、质地的关系;归经的内容及其与中药功效的关系。了解中药有毒无毒的涵义及其应用意义。

5、中药的配伍。掌握中药配伍、七情(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涵义及应用。

6、用药禁忌。掌握十八反十九畏的内容。了解妊娠禁忌的内容。

7、中药的剂量与用法。熟悉中药的剂量与药效的关系,确定剂量大小的一般规律。了解中药的煎、服法及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概念。

(一)解表药

1、掌握解表药的概念、功效、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熟悉辛温解表药与辛凉解表药的性能及应用的差异。

2、掌握麻黄、桂枝、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的中药之异同点。熟悉紫苏(附苏梗)、生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蝉蜕、蔓荆子、葛根、柴胡、升麻的功效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

(二)清热药

1、掌握清热药的概念、功效、分类、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石膏、知母、栀子、黄芩、黄连、黄柏、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金银花(附忍冬花)、连翘、青蒿、地骨皮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熟悉天花粉、夏枯草、龙胆草、苦参、蒲公英、大青叶(附板蓝根)、白花蛇舌草、鱼腥草的功效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

(三)泻下药

1、掌握泻下药的概念、功效、分类、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大黄、芒硝的功效、应用及二者的异同点。熟悉番泻叶、芦荟、火麻仁、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子、巴豆的功效。

(四)祛风湿药

1、掌握祛风湿药的概念、功效、分类、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独活、秦艽、防己、五加皮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熟悉威灵仙、木瓜、桑枝、桑寄生、白花蛇的功效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

(五)化湿药

1、掌握化湿药的概念、功效、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苍术、厚朴、藿香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熟悉砂仁、白豆蔻的功效。

(六)利水渗湿药

1、掌握利水渗湿药的概念、功效、分类、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茯苓、薏苡仁、车前子、茵陈蒿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熟悉猪苓、泽泻、通草、滑石、金钱草、海金沙、石韦、扁蓄、瞿麦的功效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

(七)温里药

1、掌握温里药的概念、功效、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附子、干姜、肉桂的功效、应用及二者的异同点。熟悉干姜、吴茱萸、细辛、丁香、小茴香的功效。

(八)理气药

1、掌握理气药的概念、功效、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橘皮(附橘核、橘络、橘叶、化橘红)、青皮、枳实(附枳壳)、木香、香附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熟悉佛手、香橼、乌药、沉香、川楝子、青木香、薤白、檀香的功效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

(九)消食药

1、掌握消食药的概念、功效、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熟悉山楂、神曲、麦芽、谷芽、莱菔子、鸡内金的功效。

(十)驱虫药

1、掌握驱虫药的概念、功效、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熟悉使君子、苦楝皮、槟榔(附大腹皮)、南瓜籽、鹤草芽、雷丸的功效。

(十一)止血药

1、掌握止血药的概念、功效、分类、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大蓟、小蓟、地榆、三七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熟悉白茅根、槐花、仙鹤草、白及、茜草、蒲黄、艾叶的功效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

(十二)活血祛瘀药

1、掌握活血祛瘀药的概念、功效、分类、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川芎、丹参、郁金、牛膝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熟悉乳香、没药、延胡索、姜黄、莪术、三棱、虎杖、益母草、鸡血藤、桃仁、红花、五灵脂的功效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

(十三)化痰止咳平喘药

1、掌握化痰止咳平喘药的概念、功效、分类、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半夏、天南星(胆南星)、贝母、杏仁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熟悉白芥子、桔梗、旋覆花、前胡、瓜蒌、竹茹、胖大海、百部、紫菀、款冬花、苏子、桑白皮、葶苈子、枇杷叶、马兜铃的功效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

(十四)安神药

1、掌握安神药的概念、功效、分类、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朱砂、酸枣仁、柏子仁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熟悉磁石、龙骨、远志、合欢皮的功效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

(十五)平肝息风药

1、掌握平肝熄风药的概念、功效、分类、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羚羊角、牛黄、天麻的功效、应用。熟悉石决明、牡蛎、代赭石、钩藤、全蝎、蜈蚣、白僵蚕、地龙的功效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

(十六)开窍药

1、掌握开窍药的概念、功效、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麝香、冰片的功效、应用及二者的异同点。熟悉苏合香、石菖蒲的功效。

(十七)补虚药

1、掌握补虚药的概念、功效、分类、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人参(附人参叶)、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甘草、当归、熟地、白芍、鹿茸(附鹿角、鹿角胶、鹿角霜)、沙参、麦门冬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熟悉大枣、何首乌、阿胶、巴戟天、肉苁蓉、仙茅、淫羊藿、杜仲、续断、补骨脂、益智仁、冬虫夏草、蛤蚧、菟丝子、百合、枸杞子、女贞子、龟板、鳖甲的功效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

(十八)收涩药

1、掌握收涩药的概念、功效、分类、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2、掌握五味子、乌梅、山茱萸的功效、应用及功效相似中药的异同点。熟悉五倍子、浮小麦、麻黄根、肉豆蔻、罂粟壳、桑螵蛸、覆盆子的功效。

(十九)涌吐药

1、熟悉涌吐药的概念、功效、应用、配伍原则、使用注意。

 

三、题型及比例

1、写出中药功效:(40) 27%

2、简答题:( 60) 40%

3、论述题:( 50) 33%

四、参考书目

1、《中药学》 钟赣生主编 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一、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中药化学成分的一般提取分离方法,熟练掌握波谱解析的结构鉴定方法,掌握中药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分类、理化性质、鉴别方法、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尤其是常用代表性中药的提取分离方法、鉴定方法实验内容。

二、考试内容:

中药化学

总体要求:

1.中药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结构测定。

2.各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及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

3.一些常用中药所含的化学成分及提取分离方法。

4.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理化鉴别方法。

5.一些重要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特别是波谱分析方法。

各章节要求

1. 总论: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的各种提取分离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及结构鉴定程序。

2. 糖和苷:掌握单糖的立体构型,苷类化合物的分类及苷和苷键的定义;糖的化学性质;苷键的各种裂解方法;多糖和苷类的提取与分离;苷类化合物结构的鉴定程序及方法。

3. 苯丙素类:掌握苯丙酸、香豆素和木脂素类代表性的化合物结构特点及相对应的生物活性;掌握香豆素的定义、基本母核的结构特征和类型;香豆素的提取与分离方法;香豆素的物理性质、显色反应及应用;掌握香豆素的波谱学特点。

4. 醌类:掌握醌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掌握蒽醌类化合物的酸性及酸性强弱与结构的关系;醌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方法;醌类化合物的颜色、升华性、溶解性及与结构的关系;以大黄为代表的主要含蒽醌类化学成分的结构、提取分离方法和中药功效。

5. 黄酮:掌握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类型;掌握黄酮类化合物颜色、旋光性、溶解性的特征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黄酮类化合物的酸碱性,酸性强弱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及在提取分离中的应用;黄酮类化合物的显色反应及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和应用;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与主要分离方法。掌握黄酮、黄酮醇和二氢黄酮等不用类型的波谱学特征,对一般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能够进行波谱解析;掌握黄芩、葛根、银杏叶、槐米中所含代表性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鉴定方法和功效。

6. 萜类和挥发油:掌握萜的含义、检识和主要分类法;挥发油的定义、检识、理化性质和组成;挥发油的提取与分离方法;挥发油的气相色谱鉴定方法;掌握常见的萜类化合物(如青蒿素、紫杉醇等)的结构和药理作用。

7. 三萜类化合物:掌握三萜类化合物的定义、检识、理化性质及溶血作用;三萜类化合物提取与分离方法;人参、甘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

8. 甾体类化合物:掌握甾体类化合物定义及强心苷元部分的结构特点和分类;掌握强心苷糖部分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强心苷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强心苷提取分离方法;掌握甾体皂苷提取分离方法。

9. 生物碱:掌握生物碱的酸碱性,碱性强弱与生物碱分子结构的关系及其生物碱的提取分离原理和方法;生物碱和生物碱盐的溶解性及其应用;苦参、麻黄、黄连和洋金花中所含主要生物碱的结构类型、提取分离方法。

三、题型及比例:

1、名词解释20%30分)

2、简答题20%30分)

3、鉴别比较题20%30分)

4、综合题30%45分)

5、解析题10%15分)

四、参考书目

1、《中药化学》 匡海学 主编 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中药化学》 郭力 主编 十三五规划教材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3、《天然药物化学》 裴月湖 主编 第七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考试指南

考试科目代码:811

考试科目名称: 分析化学

一、考试要求: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结构和形态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的一门学科。本科目考试涵盖范围:要求员工掌握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技能,掌握食品、药物、环境工程研究要求必备相应的基本仪器的原理和检测技术,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考生的要求:

1、掌握重点章节的知识点;理解和掌握普通章节的一般性概念和特点性知识点。

2 掌握基本的分析化学方面计算如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滴定分析中的计算、 酸碱溶液的pH计算、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中组分的计算、色谱分析法中定量计算等。

3、掌握仪器分析中各章节的区别与联系。

4、对于给定图谱会分析,解析即可。

5、考试题量分配:化学分析55%;仪器分析45%

二、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第二节分析化学的分类

第三节分析化学的进展简况

第二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一节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第二节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第三章滴定分析

第一节滴定分析概述

第二节滴定分析法的分类与滴定反应的条件

第三节标准溶液

第四节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法

第五节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

第一节酸碱平衡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不同pH值溶液中酸碱存在形式的分布情况——分布曲线

第三节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第四节酸碱滴定终点的指示方法

第五节一元酸碱的滴定

第六节多元酸和多元碱的滴定

第七节酸碱滴定法应用示例

第八节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第九节酸碱滴定法结果计算示例

第五章配位滴定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及其稳定性

第三节外界条件对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稳定性的影响

第四节滴定曲线

第五节金属指示剂确定滴定终点的方法

第六节混合离子的分别滴定

第七节配位滴定的方式和应用

第六章氧化还原滴定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平衡

第二节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速率与影响因素

第四节氧化还原滴定曲线及终点的确定

第五节高锰酸钾法

第六节重铬酸钾法

第七节碘量法

第八节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重量分析法概述

第二节重量分析对沉淀的要求

第三节沉淀的形成和沉淀的条件

第四节沉淀滴定法概述

第五节银量法滴定终点的确定

第八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法

第一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第二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第三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方法

第九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第一节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典型光谱

第三节红外光谱仪

第四节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第十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第一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第三节实验方法

第十一章 色谱分析法概论

第一节色谱法的分类

第二节色谱过程和色谱流出曲线

第三节色谱法参数

第四节色谱法的基本原理

第五节色谱法的基本理论

第六节色谱法的发展概况

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

第一节气相色谱法的分类和气相色谱仪

第二节气相色谱固定相和载气

第三节气相色谱检测器

第四节气相色谱速率理论和分离条件选择

第五节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

第一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第三节高效液相色谱速率理论和分离方法选择

第四节高效液相色谱仪

第五节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三、题型及比例:

总分150

1、判断、名词解释或填空题(30分)20%

2、计算题(30分)20%

3、简答及叙述题 60分)40%

4、综合题 30分)20%

四、参考书目

[1]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教研组、四川大学功科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基地编.《分析化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为主)

[2]柴逸峰,邸欣.《分析化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3]刘志广.《仪器分析》(第二版),大连理工学院出版社,2007.

 

 

 

Copyright © 威廉希尔·WilliamHill(足球l)中文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黑ICP备05005923号 邮编:150028
地址:哈尔滨市道里区通达街138号